稳增长、调结构与促改革,将是2014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三大着力点。由此形成积极的财政政策、中性稳健实际偏向宽松的货币政策,努力增加住房供应的楼市政策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与治理污染的投资政策,以及落后产能释放的抑制政策,会对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市场产生积极影响。
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,以及国内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基础尚不稳固,明年我国还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,为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目标提供资金购买力支持。具体而言,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,主要表现为适当扩大财政赤字与增加国债规模。预计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在15000亿元左右,占GDP的比重约为2%。与此同时,我国还将稳定税收。财政政策的资金流向,主要向民生、环保等方面倾斜,有利于增加有色金属及冶炼原料焦炭、矿石、废金属等商品需求。
中性操作的货币政策
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既不收紧,也不放松,决策层坚持“稳健”的中性操作,但实际上的货币供应有可能中性偏松,而非偏紧。这不仅由于国内保增长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,还因为全球,尤其是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,也包括美联储为解决财政困难,变换形式继续大量印钞,不会真正实质性退出QE,至少在2014年内不会完全退出货币宽松。近期,欧洲央行出人意料地将欧元区基准利率降至0.25%的历史低点,并且还将负利率作为重要选项。日本央行亦在12月初推出5.5万亿日元(3280亿人民币)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。捷克、秘鲁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多个经济体通过降息、抛售本币等方式,压低各自的本币汇率。因此有观点认为,新一轮货币战争的硝烟悄然而起。
在目前市场环境下,因为人民币利息太高,所以境外热钱不可避免地继续大量涌入国内,逼迫央行相应释放外汇人民币占款。人民银行近期公布数据显示,2013年10月全部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4416亿元,环比增长2.5倍,为年内次高纪录。外汇占款是现阶段中国创造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,其增加意味着市场流动性的增加。与此同时,中国存款准备金已经达到一定的高位,难以进一步提高。受其影响,2014年国内货币供应应比上年宽松,M2增幅可能超过13%,人民币信贷规模有可能接近10万亿元。